Search


就算痛苦也要買

我之前說過,創業家要有運動的習慣,因為壓力太大了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就算痛苦也要買

我之前說過,創業家要有運動的習慣,因為壓力太大了,只有多做運動才能放鬆,不然會早死。

既然我說過這種話,自己當然身體力行,每天晚上都跑去打籃球,大大舒緩了創業的壓力,但是過沒幾個月,我把膝蓋弄壞了。

復健了兩個月,膝蓋的疼痛感完全沒有減輕,我問主治醫生:「你們還有沒有更有效的治療方法?」

醫生說:「有,你可以打針。」

我問:「是什麼針?」

醫生說:「有兩種,一種比較便宜,效果不錯,有一點痛;另外一種效果很好,但它會更痛一些。」

第一種針雖然比較便宜,但是也要兩千元一針,而且不知道效果到底怎麼樣,所以我說:「那先打便宜的看看好了。」

打完後,我明顯感到膝蓋比較舒服,疼痛感降低許多。

一星期後回診,醫生用儀器檢查了一下說:「你修復的狀況很不錯,今天可以打第二針。」

我心裡想,既然效果好,那當然要換更貴的試試,立刻回答:「那這次我要換更好的那種針。」

醫生遲疑了一下:「這針打下去,你可能會有點痛,確定嗎?」

我想:「打針是能痛到哪裡去?」很乾脆的回答:「沒關係,直接打。」

醫生點了點頭說:「好,你先去外面抽血,要做血液離心。」

血液離心好後,我躺在病床上,看見醫生拿著兩支裝得滿滿的針,心裡開始有點不安的感覺,問道:「要打這麼多東西進去?」

醫生點頭:「對,因為你的傷口蠻大的,要灌進去。」

我倒抽了一口氣,聽起來有點可怕。

「三、二、一,入針!」

我以為像普通打針,插下去幾秒鐘就結束,沒想到一入針,它要把液體慢慢的灌進去,而且要在肉裡戳來戳去,從不同的方向灌,有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,還要拔出來換針頭重新插。

因為我可以即時看到螢幕畫面,看著針頭在裡面到處戳,真的是觸目驚心。

這個過程雖然不舒服,但還可以忍耐,我心想:「痛一點點也還好,沒這麼誇張。」

可是沒想到拔針之後,我一下床差點跌倒,自己的腳幾乎不能動、不能彎,痛到我變成跛腳,真的是超乎預料的痛!

傻眼了幾秒鐘後,我趕緊阻止醫生去拿其它針:「等一下,今天先打一隻腳就好,打兩隻腳我怕沒辦法走路。」

接著很艱難的穿上褲子,再用怪異的姿勢騎著摩托車回家,這針的威力太誇張了,怎麼打完針會變成跛腳?

而且還跛了好幾天!

那時候我下定決心,接下來幾針要改打便宜的,太痛了。

但是三個星期過後,到了再次打針的時間,我又跟醫生說:「打那個最痛的針吧。」

並不是因為我有被虐的傾向,而是我發現這針的效果太好了,傷口復原得很快,所以就算打完要跛腳好幾天,我也願意再打一次。

這讓我想到,如果一間公司的產品,讓客戶即使遇到極大的痛苦,還是願意買,那不就太厲害了嗎?

除了打針,我也曾經為了確認要不要買一堂國外的線上課程,每天半夜3、4點爬起來上他的說明課,一次上三個小時,最後再花一大筆錢報名。

為什麼要每天半夜爬起來上課,然後這麼貴,我還願意買單?

那就是因為他的示範說明太好了。

在做網路行銷,有很多的小技巧,例如網站是否順暢、購物頁面的位置,各種小地方都會影響到客戶的購買人數,可是現實層面是,我們在整個行銷的流程裡面,永遠都有改不完的地方。

如果做到客戶即使很痛苦,還想購買的話,可以把行銷流程的瑕疵影響降到最低。

網站慢?沒關係,客戶會想辦法打電話,因為他太想要這東西。

不能用信用卡?沒關係,客戶會麻煩一點的用匯款,因為他太想要這東西。

既然這樣,那要怎麼讓客戶這麼渴望買到你的東西?

在產品本身很厲害的情況下,推新的產品,老顧客就會排除萬難來買了。

對不認識你的新客戶,要做到這種效果有很多技巧,其中一個技巧是實體店面常用的“試吃”,大家都知道。

前面我舉的兩個例子,都是我體驗過威力後,才願意忍受痛苦或是花一堆錢來買的,很多商家都知道這種道理,所以他們會提供試吃和試用。

但是以試吃來說有一個大問題,那就是提供試吃的時候,客人根本吃不出來這東西最完美的狀態!

想想每次你到外面看到試吃的畫面就知道了,一整盤放著切成小塊到不行的食物,放進嘴裡雖然可以嚐到味道,可是產品本身最好的狀態很難表現出來。

當然商家會怕客人瘋狂吃,把他吃垮,在大賣場確實會有這種危險存在,很多人只要看到試吃就去排隊,吃完馬上就走。

但是如果你是自己的實體商店,這種危險性會降低很多,因為客人已經主動走進去你的店裡,他就算不是目標客戶,也和目標客戶相去不遠,這時候端出只能塞牙縫的不完美產品,那不是太浪費了嗎?

有一個重點要注意的是,不是切得愈大塊愈好,而是要給得“最能讓客戶吃到產品完美的大小”。

例如我的店有在賣很濃的生軟木蛋糕,有一次我發現試吃切得比較小塊,就問:「為什麼這個切比較小了?」

員工說:「因為生軟木很濃,試吃的客人有反應過,要小塊的吃,才比較好品嚐到它的風味。」

也因為這樣,試吃的效果更好。

另外一個技巧,是老闆會把某個商品標得特別便宜,用成本價甚至賠錢賣,讓人可以毫不猶豫地購買,買了之後覺得好用,就進一步購買其它產品。

在做這種策略的時候,最常犯的錯誤就是老闆想吸引客戶,又心疼賣得太便宜,所以挑成本最低的產品來便宜賣,當成誘餌。

但是要做這種策略,要挑的產品不是成本最低的,而是該挑最受歡迎的類別。

(當然也別挑成本貴到飛上天的東西)

如果挑了冷門的產品當誘餌,就算賣得再便宜,也沒人想買;或是挑了反應很兩極的產品,購買的客戶會減少很多,那就失去誘餌的意義。

例如賣甜點,肉桂口味就是屬於反應兩極的產品,有人非常喜歡,有人很討厭,除非你是專賣肉桂口味的店,不然一般不會挑這種口味來當誘餌。

像巧克力和起司口味,喜歡的人群相對的多很多,是作為誘餌的最佳方案,大家毫不猶豫地入手之後,如果吃了喜歡,就會買別的產品。

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,這個誘餌的類別不能和店裡販售的其它東西太相似,不然相比之下客戶會覺得其它產品賣太貴。

例如Costco的烤雞是誘餌,它很便宜,但其它產品類型和烤雞相差太大,很難有人會拿來互相比較。

正常人不會拿著一盒水果,跟店員說為什麼水果比烤雞貴吧?

當然例外的奧客那就不提了。

但是如果Costco另外賣得烤雞腿是用原價賣,跟當作誘餌的烤全雞比起來,就會讓人覺得烤雞腿太貴了,這也是為什麼Costco的烤雞腿也是誘餌價,只要是烤雞類別全都是誘餌。

在你自己的產業,一定知道哪些東西是受大部份人歡迎,哪些東西是反應兩極的,這些技巧都可以套用在不同產業。

另外我寫了一篇關於我如何取得創業資金的經驗,這是PDF檔,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填寫這個連結的email,檔案就會寄到你的信箱:
https://baco-street.com/fbarpainbuy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